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经验

肥东白龙景点(肥东县青白龙一带鸟多成灾)

兴棋
兴棋 2024-01-23 【经验】 195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种了一辈子田的谢道顺,各种农活都不在话下,但现在却给小小的鸟儿闹得没了办法:“这些黑雀子什么东西都吃,玉米、青豆、油菜,甚至连埋在土里的花生都能掏出来吃,真拿这些小生灵没有办法!”谢道顺的遭遇,在肥东县白龙镇是一种普遍现象。眼下退耕还林,生态植被得到恢复,鸟雀大量繁殖,这本是好事。可未曾想鸟雀多了也成灾,一种叫不上名字的黑雀子像强盗一样,让农户苦不堪言。

不知名黑雀子啥都吃

从合肥开车到白龙镇,只有40公里的路程,一路上绿树成荫,不时看到成群的鸟雀从车旁飞过。这些鸟儿以喜鹊、斑鸠和不知名的黑雀为多。不事稼穑艰难的开车人还在为生态环境改善而高兴呢。如果你要停下车来问问路边干农活的农民,他们会摇头叹气道:这些黑雀子简直就是强盗!

白龙镇三河村退休教师陈道升种了几垄青豆,原本希望做下酒菜。豆子快成熟,他还没有品尝,就被这些黑雀子先下口为强。“成群结队地飞来,赶都赶不走,吃得精光!”陈老师叹息道。

刁庄村民组邢文权院子里有棵无花果树,今年硕果累累。可还没有等完全成熟,黑雀子就光顾了。“白天晚上都吃,轰走后又飞回来,跟你打游击,你总不能不下地干活,光在家看着吧!”

同村村民邢志福十年前就举家到肥东南部一家企业打工,家门前栽了一排柿子树,以前柿子销路不畅,成熟季节没有人摘,烂在枝头。现在不愁销路了——柿子一红,各种鸟儿飞来啄食,要不了几天就吃得精光。“都说吃柿子要拣软的捏。这些鸟儿也知道这个道理,专挑又大又红的软柿子下口。”

邢岗村民组的邢志如,去年冬天种了几亩油菜,也给这些黑雀子糟蹋得不成样子。邢志如说,补栽了几次,最后还是覆盖了塑料薄膜才解决问题。村民们介绍,这些黑雀子最爱吃蔬菜的嫩芽,尤其是冬春之交,田里没有啥可吃的,油菜苗就遭了殃。

更糟糕的还是春耕或庄稼成熟季节。农民们普遍反映,春天刚点下去的花生,它吃;即将到来的玉米成熟季节,它糟蹋得更狠。有人发现,这些雀儿会用嘴剥开玉米棒子,把头伸进去,专掏玉米粒吃。“光吃一点倒不打紧,问题是,玉米棒子被剥开后,雨水淋进去,整个玉米棒就烂掉了,十分可惜。”

鸟类专家:可能是八哥

那么这些黑雀子的真名叫什么呢?记者电话请教了鸟类专家——安徽省观鸟协会副会长、安徽生命科学院研究生虞磊。他判断可能是乌鸫或八哥。不过,虞磊说,乌鸫是益鸟,只食害虫,不食庄稼。根据描述,这种黑雀子头上长有小小的凤冠,虞磊判断,是八哥的可能性较大。他说,八哥确实是杂食性鸟类,长江中下游一带广有分布,安徽是其主要的栖息地。他说,这是应该保护的鸟类,不能伤害。至于该鸟如何危害庄稼,虞磊说他没有亲眼看到现场,不能提供建议。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浙江等地也有鸟类危害农作物的报道。据金华晚报报道,该地婺城区乾西乡幸福村也有“鸟患”。文章中说,每天下午3时至5时,说不清楚到底有几千只还是几万只,只看到黑压压地成片飞来,就像科幻片里的用电脑特技做出来似的,主要是“牛栏鸟”(音),也有少数麻雀。

文章报道,该村村民冬季主要种植油菜,时逢油菜播种期,可忙坏了村里的油菜种植户们,成千上万的“牛栏鸟”每天都飞来扫荡,专挑刚刚发芽的油菜苗吃。有的村民家前后共补种了三四次,最后还是用上了塑料薄膜,才育苗成功。油菜苗长高了,鸟也就不吃了,却又换吃蔬菜嫩叶了,田里的蔬菜叶子就像被鸡啄食过一样,都是破孔。鸟多成灾,成为幸福村的烦恼事。(下转8版)

人退鸟进没想到竟成了灾

据村中的农民介绍,鸟雀增多是近年来的事,主要原因一是退耕还林,二是农村人口锐减,农村的植被得到极大的恢复和改善,给鸟类的繁衍提供了生存空间。以白龙镇快乐村为例,该村村支书周华介绍,该村现有4200亩农田,有1600亩都栽上了杨树。记者在该村看到,乡村道路两旁全是密密匝匝的杨树,成群的鸟儿在其中飞来飞去,好不快哉!

再有一个现象,就是农村现有人口大量进城,村庄里只剩下妇孺老弱。以快乐村为例,据周华介绍,该村户籍人口3180多人,现在真正生活在农村的不足1/3。恰如欧阳修的名著《醉翁亭记》所言,“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在快乐村刁庄村民组记者看到,大白天该村都是安安静静的,当年那种人欢鸭叫的场面不见了,只是偶尔看到在农田中干活的几个老人。在小河北村民组,记者看到,好多人家都是“铁将军”把门。人都去了哪里?一打听全在城里打工。一位盛姓八旬老太指着那一排盖得特别洋气的房子对记者说,这是岳成树老师的几个儿子盖的,“听说都在合肥有房子了,不回来住了。”

近年来,农村种田也现代化了,用上了“旋耕机”,过去每户农家必备的耕牛也“下岗”了。很多村庄耕牛几乎绝迹。没有牛吃,田埂上的草疯长。刁庄村村民朱维翠买了除草剂,专门打田埂上的草,她说,“没有法子,几天不打,草深就过膝,连下田都走不过去。”树多、草深、人少,这些都为鸟类的大量繁衍提供了天然的温床。

农业专家冒雨田头探灾情

昨天上午,合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孝林一行应记者之邀赶到白龙镇,雨中现场探访“鸟之灾”。听说来了农业专家,在田头干活的农民就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灾情。村民们说,他们受这种鸟害已经有七八年时间了。“应该是候鸟,因为每年春种的时候它们就来了,秋收过后就没有了”。

白龙镇农技站站长王海军带着记者和吕孝林一起来到他家后院的一片田地里。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大片玉米地被啄得不成样子,“它们能把已经成熟的玉米的外皮全部啄掉,然后把里面的玉米粒一颗一颗地吃掉”,王海军把他家玉米地里的玉米掰出来,记者看到一整根刚刚成熟的玉米就只剩下里面的棒子了。

除了玉米,黑雀子还喜欢吃花生、大豆、水果。“每年春耕、秋耕的时候,农民刚刚种下去的种子,都被它们叨出来,破坏性非常大。”王海军说,果农们想到了好办法,就是在果园四周扎上那种彩带,彩带在光线的反射下会闪闪发光,“扎上这种彩带之后,明显感觉那些黑雀子不敢再来啄水果了。”果园面积小,扎彩带还可行,而农田面积太大,根本不可能用彩带围起来。

如何应对此鸟专家也困惑

采访的过程中,一群黑压压的鸟忽然从记者头上飞过,很有进攻性,村民说,这就是黑雀子。记者看到,这些黑雀子要比灰喜鹊小一些,尾巴没有那么长,全身黑色的羽毛,只有羽翼处有一些白色的毛。

王海军指着他家屋上的一个小黑洞说,那就是黑雀子筑巢的地方。据当地居民介绍,由于当地的住房都会在屋顶上留一个小洞,表面看上去很小的洞,但却是内有乾坤,“里面其实是空的,大约有十来平方米大,它们在里面搭窝再好不过了”。

“现在的鸟类都是保护动物,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鸟,但是不敢打农药,万一伤害到它们也不好。”王海军说,想不到很好的驱鸟方法,村民只能任其破坏了。

能否做到人与鸟和谐相处呢?合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两名专家表示:他们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对于这种鸟以前并未接触过,“要想找到应对的方法,我觉得还是要搞清楚这是什么鸟,分析它的习性,然后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的方法。”

几位专家表示,他们将尽快带回这种鸟的照片,请教鸟类专家,会商破解之道。

新闻链接

八哥特征与习性

八哥又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鹆。属雀形目,椋鸟科。广泛分布于华南、西南地区及台湾、海南等地。八哥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泽,嘴和脚**;额前羽毛耸立如冠状;两翅有白色斑,飞行时尤为明显,从下面看宛如“八”字,故而得名;尾羽具有白色端。

一般栖居平原的村落、田园和山林边缘,性喜结群,常立水牛背上,每至暮时常呈大群翔舞空中,噪鸣片刻后栖息。夜宿于竹林、大树或芦苇丛,并与其他椋鸟或乌鸦混群栖息。

食性杂,往往追随农民和耕牛后边啄食犁翻出土面的蚯蚓、昆虫、蠕虫等,八哥的植物性食物多数是各种植物及杂草的种子以及榕果、蔬菜茎叶等。

肥东白龙机场征收范围

广元旅游景点

苍溪梨博园 白龙湖景区 川陕蜀道遗址 翠云廊 凤凰楼 鼓城山自然保护区 海灯武馆 鹤鸣山 皇泽寺 剑门关 剑门蜀道 觉苑寺 明月峡景区 牛头山 七里峡景区 千佛崖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天台山 阴平古道 昭化古城 昭化古镇

广元白龙湖景区

白龙湖位于青川县和广元市中区境内,距广元市区60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白龙湖是一个即将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宝珠寺电站大坝建成蓄水后,将形成水域面积达62平方公里的湖泊,库容量为26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545米。

白龙湖周山峦叠翠,湖区以阳平半岛为中心,分为各具特色的5个景区,其中湖心区面积14平方公里,水面开阔,湖水碧澄,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翠,山水相映成趣,景色壮观绮丽。此外,还有峡谷和溶洞景观,黄毛峡两岸奇峰突兀,赤壁摩天,飞瀑流泉,蔚为壮观,峡长2000多米。景区内有干龙洞等大小溶洞30余处,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景观丰富。白龙湖区是古代交通要冲,是秦汉时期入蜀古道,著名的金牛道、景谷道和阴平道交汇于此,为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许多古关、古道和文物古迹以及红军长征遗址等。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广元川陕蜀道遗址

栈道一又称阁道,栈阁。在广元市区北45公里朝天镇南北明月峡和清风峡中,濒嘉陵江东岸峭壁上。是古代川陕之间著名蜀道遗迹。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有不少描写,以唐李白的《蜀道难》最脍炙人口。栈道开凿始于先秦,《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历代续有修葺。今阁道已废,岩壁上洞孔犹存。洞分上中下三层排列,中层孔洞用作插木桩,上铺木板以作行道,下层作支撑孔眼,上层用以搭篷蔽雨。每个洞孔约30厘米见方,深50厘米左右。远观栈道,宛若凌空廊阁,故又有云阁之称。

广元剑阁古蜀道(翠云廊)

古蜀道翠云廊,又称“皇柏”、“张飞柏”,是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位于四川省广元剑阁县境内,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虽经经千古沧桑,仍然生机盎然。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灵魂。

翠云廊以剑阁县城为中心,东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她像绿色巨龙,沿着起伏的山峦,跨越深涧沟壑,蜿蜒曲折,蟠环在剑阁古驿道上。她那雄伟的气势,翠绿的姿态,宏大的体魄,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描绘讴歌,令古往今来的游人倾倒。清代诗人乔钵赞美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剑门路柏”的雅名。

广元凤凰楼

凤凰楼,坐落在广元城中的凤凰山上,高42米,楼阁14层,与凤凰山连成一个整体,远看形似一只凤凰回首。到夜间,楼阁上彩灯通明,又恰似一只闪闪发光的金凤凰。

凤凰楼始建于1988年,1989年建成,主体钢筋水泥浇注,头顶盖金**琉璃瓦,每层都有供游览观赏的撩望台四周装有铝合金茶色玻璃窗。她既有古人建筑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建筑富丽华贵的风格。南面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川北名园此第一”;下联云:“天府杰楼却无双”。北面门上的对联是原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所题,上联是:“川北门开”;下联是:“凤凰归来”。楼内每一层都有当今名人的书画作品。登楼观赏,广元全城历历在目,新城老城融为一体。滔滔嘉陵江,潺潺南河水像两条玉带从城中穿过,鳞次栉比的高楼玲珑别致,五彩缤纷,远处的群山,重峦叠嶂,似龙腾虎跃。古老的皇泽寺、千佛崖,撒播着古代文明,奔驰的列车与现代高科技企业又把现代文明广播人间,登临凤凰楼,无不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凤凰楼不愧为当今造型独特,宏伟壮观的天下名楼。

“凤凰楼”与唐代女皇武则天密切有关。据说,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时,一只凤凰绕房一周,然后向东山飞去。武则天的父亲(时为利州都督)当即便将东山更名为凤凰山。武则天14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因此凤凰楼只修了14层,而且凤头回望南方,象征武则天想念家乡。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武则天执掌朝政42年,故凤凰楼高42米。

凤凰楼虽建于当今,但它已成为广元的独特标记,很快就闻名遐迩,凡到广元的游客,无不以登楼观光为快事。凤凰山,现名“凤凰山公园”,因是武则天的出生之地,历代名人都到此游览。因此,自宋代以来就有许多官宦名仕在这里辟建园林,明清时,这时就有“柏轩”、“相轩”、“会景亭”、“宝峰夜月”等景观,是一历史悠久的名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上更增添了许多新的景点,葱茏翠柏之中,隐藏着许多楼台亭阁,还有供人们游玩的歌舞场、游乐场。到凤凰山公园,登楼观景,游园取乐,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广元鼓城山自然保护区

鼓城山-七里峡景区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北部鼓城乡境内,距县城63公里,由鼓城山、七里峡、白龙宫三大景区组成,面积100平方公里。这里属米仓山系西段,为构造侵蚀、溶蚀中的地貌,最高点东鼓城海拔2073米,最低点关口垭河谷海拔880米。 鼓城景区以山景为主体,森林景观、野生动物、地下景观相辅相成;云景气景四时不同,绚丽多彩。鼓城山因山体似鼓而名,四周峭壁如垣,高达150-200以上,山顶宽广平缓,方圆2-3万平方米。主要景观有“云海天鼓”、大红岩“岩壁城堡”、中山包“天然风蚀园林”、塔坝河“花径通幽”、烂坝子野生动物出没地和卡门、大红岩“地下暗河迷宫”等。 七里峡景区以水景为主,峡谷、森林、流水浑然一体,形成了绚丽多姿、清雅奇幽的独特风韵。这里河谷狭窄,谷中多梯坎断崖,河水天然纯净,清澈晶莹,石头五颜六色,与流水相辉映,幻化出五彩斑斓的水景。主要景点有万卷峡、叠翠峡珠帘瀑布、珍珠滩、 “别一天”等。白龙宫景区河水翠蓝清澈,平静如镜;山势挺拔高耸,如剑如屏。有白龙宫、黑龙潭、铁佛寺等景点。 鼓城山-七里峡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广元鹤鸣山

鹤鸣山位于剑阁古城之东,山势陡峻,风景秀丽,从山麓起有石级数千,拾级而上直达山巅。清代建筑的文峰塔矗立其顶,山脊苍松掩映,山间翠柏葱茏。以初唐重建的“重阳亭”为中心,把众多的文物古迹连成一线,历来为“登高览胜”之地。

鹤鸣山又名塔子山,位于川陕公路剑阁县城郊。相传古代常有飞鹤栖鸣于此,道教创始人张陵在此跨鹤仙去而得名。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张陵开创五斗米教的发祥地,是道教胜地中的魁首,被称为“道国仙都”。现山上开辟了鹤鸣山公园,复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亭、台、楼、阁,成为川北一大名胜。

鹤鸣山山顶北端的文峰白塔,高21.7 米,六层八面。第一层外围塔柱上雕有蟠龙图案,塔心中央有一块青石,石上雕有太极八卦图案,是川北唯一与道教有关的砖石混建塔。山顶处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刻数10处,较有名的有道教造像石刻、《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和《大唐中兴颂》石刻,被公认为鹤鸣山石刻“三绝”。就是唐人留下的古代文化佳品。

现山上开辟了鹤鸣山公园,复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亭、台、楼、阁,1962年在鹤鸣山垦荒造林出土的宋代道教祭祀用品有铜壶、铜瓶、铜醮斗等;还有宋代龙泉窟产的精品“莲瓣纹豆青瓷碗”,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鹤鸣山已成为川北一大名胜。

广元皇泽寺

位于广元市城西一公里的嘉陵江边乌龙山脚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祀庙,寺庙诊山而建,环境幽静,建于北魏晚期。

初唐贞观年间,利州(今广元)都督武士彟曾在寺内开窟造像,其夫人扬氏在寺南之江潭乘舟游玩时感龙孕而生下武则天。则天称帝后,下诏赐寺并刻其真容,寺名“皇泽”,其真容为一石刻金妆像,表现的是武则天晚年时期的形象,至今还保持在寺内,全国唯一。

寺内的摩崖造像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52个窟龛,1200余尊造像,其中以中心柱窟、大佛窟等规模较大,造像精美,是国内同时期佛教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

广元千佛崖

位于广元城北五公里处的嘉陵江东岸的川陕公路上,千佛崖临江而建,颇为壮观,川陕路从其下方通过,形成了江、路、山、佛的有机统一。

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 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 七千有奇"。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 现仅存龛窟400 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 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 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窟、 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 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 窟、清代藏佛洞等。 大云洞居于千佛崖中心位置,规模最大,共计造像234 尊,左右两壁雕有148 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 据说该尊弥勒佛是武则天的化身像。

广元剑门关

剑门关在广元市南45公里处。此处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高入云霄,陡壁断处两山相峙如门,形势险要,是以得名。这里易守难攻 。三国时,蜀将姜维据守此关,魏国大将领十万精锐之师被阻挡在剑门关外,一筹莫展。关口岩壁间仍有"第一关"、"天下雄关"的碑。人们到此仍可远眺剑阁72峰的雄伟气势,想象当年关隘的险峻。新建的剑门关楼,雄踞关口,气势恢宏。附近山峦绵亘,植被葱笼,景色秀丽。

剑门关主峰大剑山,海拔1200米,山顶有建于宋代的古庙——梁山寺,沿途可饱览石门关、石笋峰、穿洞梁、仙女桥、舍生崖等景观。

广元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广元境内,南起梓潼石牛铺,北至广元七盘关,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得以名扬天下。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如今,更以山高谷深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游客。

古代川北三条蜀道:金牛道、阴平道和米仓道,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是剑门蜀道。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剑门山)中段,依崖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并在大小剑山之间架筑飞梁阁道,剑阁也因此得名。

广元觉苑寺

觉苑寺,位于四川省剑阁县西武连镇,距县城43公里,前临西河,川陕公路从寺东北约里许的武侯坡半山腰上通过。

觉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名弘济寺,宋元丰年间赐名觉苑寺。元末部分殿宇被毁,明代天顺初年(1457年),僧净智及徒道芳到此,重建殿宇,重塑佛像,绘制《佛经》于大雄宝殿四壁,更名普济寺;清康熙初年(1662年),殿宇经维修后,复名觉苑寺。

广元明月峡栈道

明月峡栈道开凿年代为战国至宋代,最早的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国内专家称其为“与长城、运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杰出建筑”。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就是对这一险要地势的真实写照。

古栈道遗址所在的明月峡,集嘉陵江水道、先秦栈道、宝成铁道、纤夫道、108国道、金牛驿道等古今六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中国道路交通的“活化石”。正是在这条先秦古栈道上,萧何整修栈道,诸葛亮六出祈山,唐明皇幸蜀,李白壮写《蜀道难》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先后上演,给古栈道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栈道遗址距朝天城区3公里,位于明月峡(又名朝天峡)东岸绝壁上,下临嘉陵江,是古金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栈道孔眼400多个,是遗存孔眼数量最多、分布最科学、保存最完好,最能代表古栈道风貌的古栈道遗址。

广元牛头山

在今四川广元市城北九十里的筹笔乡,为古蜀道重要驿站,因诸葛亮北上伐魏时曾驻此地运筹谋划而得名。

广元阴平古道

《三国志》记载:三国时,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邓艾则回军景谷道,到达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到达江油关,蜀汉守将马邈开关投降。邓艾军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灭了蜀国。从此留下了阴平古道的历史遗迹。

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都,即今甘肃文县的鸪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全长265公里。与《三国志》所记的七百里阴平道完全一致,因当时是以360步为一里。照此推算,今天的一华里约等于三国时的1.33里,正好相符。

阴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险要崎岖之路,历代除了当地农民行走之外,就只有必要的战争需要才用此道。明代将领付友德曾带兵走过此道,红军长征时,李先念曾副食红军走过此路,后来人民解放军青川时曾走过此道。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当年邓艾就是从这里裹毡而下,度守摩天岭直插江油关而灭蜀的。如今岭南已开辟了曲折小道,当地人叫“九倒拐”。

广元七里峡景区

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北部鼓城乡境内,距县城63公里,由鼓城山、七里峡、白龙宫三大景区组成,面积100平方公里。这里属米仓山系西段,为构造侵蚀、溶蚀中的地貌,最高点东鼓城海拔2073米,最低点关口垭河谷海拔880米。

七里峡景区以水景为主,峡谷、森林、流水浑然一体,形成了绚丽多姿、清雅奇幽的独特风韵。这里河谷狭窄,谷中多梯坎断崖,河水天然纯净,清澈晶莹,石头五颜六色,与流水相辉映,幻化出五彩斑斓的水景。主要景点有万卷峡、叠翠峡珠帘瀑布、珍珠滩等。白龙宫景区河水翠蓝清澈,平静如镜;山势挺拔高耸,如剑如屏。有白龙宫、黑龙潭、铁佛寺等景点。

广元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岷山东北麓青川县境内,地处横断山脉北端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在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没有形成大面积的冰盖,所以很多古老物种得以保存下来。龙门山北段的高山峡谷区,最高峰海拔3837米,相对高差2400多米,地形复杂,峰峦重迭,切割剧烈,北缘的摩天岭海拔达3000米,至西北角大草坪一带,海拔达3837米,谷地一般海拔1500以下,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400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7000公顷。

保护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较多。区内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保存完好,植被垂直带谱较为显著。据调查,区内有高等植物3100多种,珍贵树种有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鹅掌楸、金钱槭、杜仲等十几种。植被呈典型的垂直分布。在海拔2200-3200米的针阔混交林带和亚高山暗针叶林带,林深竹茂,是大熊猫适宜的栖息和繁殖地。

广元天台山

广元天台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城西14公里处,地处龙门山与米仓山的交接地带,属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台山因群峰之中兀立出一巨大平台而得名,“天上的玉宇琼台”故曰“天台”,乃龙门山与米仓山交汇地之南麓,纵横26平方公里,一条南北如龙脊的山梁将之一分为二。东为前山,主峰天台,海拔1100米;西叫后山,主峰艮台,海拔1602米。

天台山山峰奇秀,流水优美。幽谷藏曲径,奇石生异花。重峦叠翠,万木峥嵘,天台之上更是生满古柏、苍松。因天台上曾现佛光金莲,故尔山中多佛寺、仙观。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游人如织。松涛夹林浪,柯声伴梵音。释道儒汇聚于一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红花白根青莲叶,三教原本是一家”,这在奇、幽、异、险、翠的天台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广元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的历史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先后叫过葭萌县、汉寿县、晋寿县、益昌县和昭化县。昭化县这一名字从北宋太祖开宝五年,即公元972一直叫到新中国建国之初,后来这里成为昭化区和镇也一直叫昭化。三国演义或三国志里称作葭萌的年代也有五百多年。

它是古驿道上的重要关隘,水陆交通方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千百年来许多重要的战争发生在这里,许多重要人物也曾留连于此。昭化古城还是川北战略要道,著名古城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的昭化古城旁还有“三国重镇”、“古葭萌关”的石碑在那里伫守。昭化在古代时还是一个重要驿站,专门为过往官员、公差提供车马、食宿等。三国时期,昭化古城更是名声大震,三国演义中曾多次提到昭化古城,多场战争也在此发生。张飞夜战马超,老 将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败牛头山的故事,蜀国大将军病死昭化并葬于昭化等等都发生在这里。张飞夜战马超的战神坝、姜维固守的牛头山寨和姜维井至今还保存着历史的风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昭化品读“兴于葭萌,灭于剑门”三国蜀汉兴亡史总让人唏嘘慨叹……

.......

长王社区杨洼组和双庙社区横郢组、三东组、三西组、小郢组、瓦东组、瓦西组、西瓦户组、油坊组、保岗组等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肥东白龙通用机场项目位于合肥市肥东县白龙镇双庙村,为A1级通用机场,建成后能开展10座以上航空器经营性载人飞行业务,征迁范围为长王社区杨洼组和双庙社区横郢组、三东组、三西组、小郢组、瓦东组、瓦西组、西瓦户组、油坊组、保岗组等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具体范围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红线图为准。

Tags: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35424号-23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