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正文科普

多起干部退而不休搞贪腐被通报,警钟长鸣,廉洁底线不容触碰

江皓
江皓 2024-08-16 【科普】 35人已围观

摘要多起关于党员、干部退而不休、继续搞贪腐的案例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等权威机构通报,这些案例不仅揭示了部分领导干部在退休后仍利用原职权或影响力谋取私利的丑恶行径,更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廉洁自律的警钟,退休,本应是享受晚年、安度余生的时光,却成了某些人贪腐行为的“新战场”,这一现象值得深思与警醒,案例剖析:退而不休的贪……

多起关于党员、干部退而不休、继续搞贪腐的案例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等权威机构通报,这些案例不仅揭示了部分领导干部在退休后仍利用原职权或影响力谋取私利的丑恶行径,更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廉洁自律的警钟,退休,本应是享受晚年、安度余生的时光,却成了某些人贪腐行为的“新战场”,这一现象值得深思与警醒。

案例剖析:退而不休的贪腐之路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专职委员孙书南案:孙书南在退休后,并未选择安享晚年,而是擅权妄为,利用公权力大肆收钱敛财,这种退而不休的贪腐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触犯了党纪国法,孙书南的案例警示我们,退休不是放松纪律的“挡箭牌”,更不是腐败的“避风港”。

四川省原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钟吕坤案:钟吕坤在退休后,贪财逐利,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大肆放贷收息,这种利用原职权和影响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党纪国法,也违背了党员干部应有的道德操守,钟吕坤的案例再次证明,退休后的贪腐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类似的案例还有福建省发改委原党组成员、原福建省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敬和,吉林省东丰县委原书记、辽源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福有等,这些领导干部在退休后,仍利用在职时的影响力,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多起干部退而不休搞贪腐被通报,警钟长鸣,廉洁底线不容触碰

退而不休贪腐现象的原因分析

1、监督缺失与侥幸心理:部分领导干部在退休后,认为监督减少、要求降低,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贪腐起来也无所顾忌,侥幸心理作祟,自认为办事手段高明,可以瞒天过海,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权力惯性与利益诱惑:长期在领导岗位上形成的权力惯性,使得部分领导干部在退休后仍难以割舍对权力的眷恋和对利益的追求,他们利用在位时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继续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

3、制度漏洞与监管不力: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反腐败制度体系,但在对退休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部分制度规定较为原则化,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和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部分退休领导干部有机可乘。

应对措施与建议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终身课题,不能因为退休而放松要求,要通过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政绩观。

2、完善监督管理制度:针对退休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监督责任,要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对退休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3、加强纪律法规学习:要通过组织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退休领导干部明确纪律规矩的底线和红线,要引导他们时刻保持对纪律的敬畏之心,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行为。

4、推动社会共治:反腐败斗争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腐败的良好氛围,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腐败线索和腐败行为,要加强媒体监督和网络监督等社会监督力量,形成对腐败行为的高压态势。

5、加强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腐败问题也日益呈现出跨国界、跨领域的特点,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通过引渡、司法协助等方式,将外逃的腐败分子绳之以法。

多起干部退而不休搞贪腐被通报的案例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退休不是贪腐的“护身符”,更不是监督的“隔离墙”,只有始终做到信念坚定、纪律在心、底线严守,才能筑牢拒腐堤坝、远离腐败、行稳致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奋斗!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35424号-23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