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问答

大行片景点(临朐特色美食和景点有哪些)

王智
王智 2024-03-10 【问答】 521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临朐旅游

[编辑本段]

1.五大镇山之首----- 沂山

沂山又名东泰山,雄峙于沂蒙山区北部,连接临朐、沂水、沂源三县,主峰玉皇顶,处临朐县境内。山体蜿蜒,气势磅礴,奥谷深幽,钟灵毓秀,灿古灼今。具有南险、北奇、东秀、西幽之特点,为汶、弥、沂、沭四水发源地。古齐长城绵延山巅。其峰峭、石奇、谷翠、水秀、古刹“松涛”、“云霭”相映成趣。总面积65平方公里。沂山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蜿蜒盘

山公路直达峰、巅天街。风景区规划范围内大小山峰达200余个,其中海拔700米以上者29个,均为浑圆状;沟壑大者14条,多呈“U”字型,显示壮年期的地形地貌特征。山峰除玉皇顶雄伟壮观外,其著者还有: 狮子崮,因崮巅岩奇崖峻,远望神似雄狮仰天长啸,故名。歪头崮,西与狮子崮并立,合称“双崮”,面南坐北,高耸穹空,主峰外探东斜,故名。其四面峭壁若削,三面临深谷,南天门外壁刻“人世蓬莱”四字如斗。崮顶有王灵官庙、碧霞祠等。崮顶一天然圆穴如面盆,水清见底,名曰“天池”。扁崮,其势狭长高峻,呈扁形,顶峰

巨石嶙峋,峭壁悬崖,峰顶分二,北似“长龙”,南似“卧虎”,形奇势险。诸峰中还有花枝台、龙头崮、回头崮、掉花崖、笔架山等,均气势不凡,巍然耸立,形态各异,秀拔苍穹,天生丽质,野趣盎然,无不使游客领略到一种寻奇觅幽探胜的意趣。沂山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气候影响,四时潮湿多雨雪。年平均温度为9.8°C,由于山高相对差大,春季气寒时间长,夏秋气湿多云雾,冬季严寒积雪满山,别有情趣。同时山上山下气候有明显差异,随山势

高度而变化,玉皇顶温度比山下低10.8°C,年降水量850毫米。沂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据有关资料统计,共137科、480属、100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100余种,可谓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

沂山,自然风光秀丽,丰富的人文景观,更是一幅记载沧海桑田的历史画卷黄帝登临沂山,青史有据可考;虞舜肇州封山,赐山名“东镇”;周穆公沂山封禅,留下地名“穆陵关”;汉武帝祭封,留得“玉带溪”;隋文帝诏立神祠,“开皇”一统;唐太宗封东安公,保土安疆;郭威兵陈山寨,终成后周之主;宋太祖钦建“东镇庙”丹书流芳。殿宇巍峨而宏丽,碑林矗峙而壮观;汉柏、唐槐、宋银杏生机勃勃,乃灵气所钟,高著风范。“穆陵关”处,齐长城赫然入目,伯国雄风,传数千年。沂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沂蒙老区人民,在这里夺取了革命胜利,又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幸福家园。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沂山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外宾朋。

2.霜打红叶,泼染山红--石门坊

石门坊,亦称石门房,又名石门山,位于临朐城西二十多华里,山势曲结南向,两峰对峙如门而得名。

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居临朐八大景之首,早在殷商时期,即被人们所慕仰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殷商临朐之城为逄国,石门山为逄国辖地。逄王(伯陵)为朝廷忠臣,人们为追念其功德,便在风景秀丽的石门山立庙祀之。到了唐代,增建庙宇,刻佛像,已成为名胜之地,黄冠缁流,骚人墨客,云集于此,遁迹觞咏。宋、元、明 时建成佛塔、神龛。清代、民国时期,续增摩崖刻石,新建文昌殿,构成了古代建筑群。

石门坊有八洞:龙洞、三元洞、仙人洞、悬天洞、尊天洞、串门洞、 盼僧洞。其中尤以龙洞、三元洞为最。洞势各异,惊险诱人。

石门坊群峰环翠,壁立千仞,嶙峋夔石,青者如黛,白者如垩,峭者 如削,剥者如脱。红叶黄栌遍布山岗峡谷,每值深秋,霜打红叶,泼染山红;丛栌间柏,漫红嵌黛,丹青丽雅,瑰丽如画。重阳时节,中外游客 慕名观赏石门红叶,络绎不绝 .

传说,石门房是天上财禄大神储蔵珠宝的地方,为嘉奖人间善事,凡生有十个男孩,不生邪事,品行端正者,便能开放石门取宝。

山下有一个叫崇财的人,自幼父母双无,家境贫苦,但他不负寒门,立志兴家立业。他早出晚归,勤劳耕耘,省吃俭用,攒钱置地。不几年,买下良田数亩。吃用宽绰,遂娶妻厉氏。

夫妻勤劳耕织,家业日趋兴盛,连生九子一女,可算是人财两旺了。崇财夫妇理应恪淡节欲,力俭躬行。但他们并不满足,家业大了,生活好了。反而萌生邪念。一天厉氏对丈夫说:“光卖死力气,挣钱太费劲,咱有十个孩子,人多势大,还怕谁家?”

一天,长子玉为偷了邻居一只羊,去集市卖得钱两吊。当崇财从儿子手中接过来钱来时,喜形于色,当着十个孩子的面,连声说:“有能耐,你们也要跟着哥哥学,想办法,找钱眼。”其妻厉氏也夸奖并给了玉为十个熟鸡子。还说“孩子,吃了壮壮力,只要弄得钱来,爹妈就满意。”从此十个孩子穷尽其力,各展其力,各展其技,逾墙越舍,拦路打动,四处行盗,一时家中财物骤增。崇财夫妇满心欢喜,进一步纵子为所欲为。

一天厉氏对丈夫说:“如能开放石门房,取到金银宝贝,咱家就富贵有余了。”崇财说:“我也为此事想过,不过咱只有九个男孩子,尚欠一子,是开不开石门的。”“我把咱闺女扮作男儿,冒名顶替就行了。”“好,好,就这么办。”崇财喜形于色,十分赞成妻子的说法。于是,崇财率领“十子”每人各担两个大筐去石门遍取定。到了石门房前,崇财焚香双膝跪地,叩首祷告曰:“财禄大神,我生有十个男孩子,家教善行,品行端正,今天前来取宝,望圣神恩赐!”说罢,果然石门大开。崇财父子见满屋金银珠宝发出闪闪金光,望 之馋涎欲滴。“十子”急忙担筐装 得满满的。其女体弱,拿取稍慢,急得崇财头冒汗珠,说道:闺女,你快拿......,”没说完,石门就关了,贪得无厌,欺诈妄为的崇财及其九子一女被关入房内,窒息而死。

这件事,惹怒了财禄大神,为防止世上贪巧诈之徒,欺天妄地,从此,石门永闭不开了。

3. 烟霭三冬暖--老龙湾

老龙湾---天下七十二名泉之一

老龙湾,原名薰冶水,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北国江南”之称。位于临朐县城南12.5公里处的冶源村前,海浮山北麓。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集而成,水面面积约2.7万平方米,水深盈丈。涌泉多不胜数,主要有薰冶泉、万宝泉、善息泉、八角湾等,此皆源出于山石中。湾内看去到处泉水喷涌,犹如熠熠生光的串串珍珠出自水底滚浮而上。泉水清澈见底,四季恒温18℃,盛夏酷暑,清凉甘冽;数九隆冬,湾中云雾蒸腾,烟霞缭绕。晨暮,霞光流泻,与水面雾霭交融,极为壮观。《临朐八大景诗》中“冶源烟霭三冬暖”之诗句的意境即出于此。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将薰冶水载入《水经注》曰:“薰冶水已成名迹”,“泉侧有一祠,名冶官祠,是古冶官所在地”。

老龙湾内泉计万许,出名的有铸剑池、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等。铸剑池又名薰冶泉,在老龙湾西端,泉水涌流,是主要源泉之一,在《齐乘》中已有记载。 因欧冶子用混沌宝斧凿出源泉,便有了“冶源”的地名;因欧冶子在铸剑淬火时一次次使水中冒起热气,此泉便名“薰冶泉”。连老龙湾原名也叫“薰冶湖”。后因当地流传内有泉眼直通东海,神龙三千居其中,便修了龙王庙,始新得名“老龙湾”,随之“铸剑池”、“试剑石”也因欧冶子的铸剑、试剑而得名。

薰冶泉 又名铸剑池,为老龙湾的最大源泉。一泓清池旁的盘石上镌有“铸剑池”三个大字,崖壁上还镌有题诗:“天丁呵护阴阳剑,神斧凿开混沌池”,用笔奇致,字体刚劲飞动。这是雪蓑应冯惟敏之约而题书的。

善息泉 在老龙湾南白龙行宫故址东40米处。泉水由海浮山脚卧牛石下喷涌而出,犹如珍珠万串,熠熠生光。盛夏临泉小憩,暑气顿消;煮水烹茗,清香纯正。郦道元曾在卧牛石上坐歇,故名。

濯马潭 在江南亭前三角湾,泉旺水清,传说战国末期,齐宣王的妻子钟离春曾在此洗马,故名濯马潭。冯惟敏《冶源十大景》中之“捉马潭”,指江南亭后水深处。

万宝泉 老龙湾北,为长方形水池,池水清澈,是湾北居民的主要饮水泉。水池东边松节亭内有一石碑,书“万宝泉”三字,系清同治年间秀才冯锡田手笔。

雪化桥 铸剑池东原有一青石拱桥,是游人进入老龙湾的通道,造型优美,桥身触及水面,纵然是三九隆冬,水温亦能暖透桥面,每逢冬天降雪,雪花落到桥面就被溶化,故名雪化桥。

云桥 濯马潭出口处横一拱形石桥,名云桥。濯马潭水尚未汇过云桥,即与外水相遇,水面上横有两水分界线,静如震裂玻璃纹之分明,动似风送游丝虚无中。若击破水面,又瞬息复原,是为奇观。

白龙行宫 雪化桥南龙王庙旧址处,就是三面环水的“白龙行宫”。对面立有清人陈荣的画竹刻石。石碑用青砖镶嵌,内径高1.58米,宽1.56米,镌竹数竿,枝叶劲峭而工整,洒落多姿而布局有方。用笔遒劲,形神盎然,颇得竹质高洁之神韵。

海浮山 在老龙湾南侧,海拔215.9米。传说远古时代这里一片汪洋,唯此山翘首于海面,遂称海浮山。山顶浮山庙声名远播。这座古刹,始建于北魏和平三年(462年),由南齐高僧僧远选址修建,并定名钟灵寺,后更名玉泉寺、浮山庙。此庙经历代扩建,至清代已规模宏大,占地1.4公顷,有殿祠楼阁十几座,斋房僧舍70余间。清末民初以后,因多战乱,香火逐渐冷落。数百株千年古木被砍,寺庙被焚。新中国建立后,政府修复古建筑,并有诸多名家题写匾额。重修后的浮山庙,分前、中、后三进院,主体建筑有碧霞祠、玉皇阁、王母殿、东西两庑、钟楼、鼓楼、魁星楼等。

海浮山南坡,1986年4月发掘的北齐南讨大行台都军长史、威烈将军崔芬墓,对研究我国绘画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一带多古墓,为海浮山墓群,1992年由山东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的东面有闻名国内外的冶源水库。山西侧有卧龙岗石蘑菇群,有涓涓清泉和茂林修竹等。

亭 海浮山上,绿竹丛中,老龙湾南有江南亭,为明代著名散曲家冯惟敏晚年弃官归里,隐居于老龙湾畔时所建,原名“即江南”。清乾隆年间,大学士于疏敏为之题“碧波云谭”匾额,1912年重新修葺,冯氏后裔冯瑞章改题为“江南亭”。1986年秋,书法家武中奇为之题书“碧波云潭”,重制匾额,悬于江南亭内。老龙湾北有芳洲亭与白龙行宫南北对峙,隔水相望。清光绪《临朐县志》载,明代冯琦曾在此建清漪亭,久圮,在其址建小亭,题曰“芳洲”。因年久失修1965年拆毁,1973年再建,仍名芳洲亭。芳洲亭丹柱青瓦,造型精美,四面环水,只有一小桥与北岸相通。亭周围数十亩翠竹,相传开始也是其从江南移栽来的,亭前之八角湾、小雪桥、清流潺潺,是老龙湾的佳景。冯惟敏曾隐居在这里,自称“海浮山人”。在隐居冶源的岁月里,他创作了大量的散曲、杂剧。有时日与朋辈觞咏欢宴,浩歌自适,放形山水,留下许多赞美老龙湾风光的篇章。

老龙湾历史悠久。其西尽头主泉--薰冶泉,在战国时期的史书《齐乘》中已有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著的《水经注》中写道:“薰冶水已成名迹”。据传说:老龙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深不可测,有神龙潜居其中。故得名“老龙湾”。

老龙湾位于临朐县城南十二公里处,冶源镇境内的海浮山北麓,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流而成。水面面积五十余亩,水深盈丈,清澈见底。老龙湾内泉计万许,主要有铸剑池、秦池、洪湖窟、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放生池等。一串串气泡自水底上浮,有如万颗珍珠。南岸竹林环抱,北岸杨柳垂丝。老龙湾水四季恒温(摄氏17--18°C)。水面上水鸡嬉戏;竹林中群鸟栖息。盛夏酷暑,老龙湾水清凉甘冽,浸人肌肤;但在数九寒冬,水面上却雾气蒸腾。古人遂在《临朐八大景诗》中留下“冶源烟霭三冬暖”的诗句。

老龙湾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使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使老龙湾风光不断点缀更新。地处偏僻山乡的老龙湾,终如一个少女--她虽衣着简朴,但凭美貌丽质,吸引游人。

老龙湾历史悠久。其西尽头主泉--薰冶泉,在战国时期的史书《齐乘》中已有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著的《水经注》中写道:“薰冶水已成名迹”。据传说:老龙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深不可测,有神龙潜居其中。故得名“老龙湾”。

老龙湾位于临朐县城南十二公里处,冶源镇境内的海浮山北麓,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流而成。水面面积五十余亩,水深盈丈,清澈见底。老龙湾内泉计万许,主要有铸剑池、秦池、洪湖窟、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放生池等。一串串气泡自水底上浮,有如万颗珍珠。南岸竹林环抱,北岸杨柳垂丝。老龙湾水四季恒温(摄氏17--18°C)。水面上水鸡嬉戏;竹林中群鸟栖息。盛夏酷暑,老龙湾水清凉甘冽,浸人肌肤;但在数九寒冬,水面上却雾气蒸腾。古人遂在《临朐八大景诗》中留下“冶源烟霭三冬暖”的诗句。

老龙湾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使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使老龙湾风光不断点缀更新。地处偏僻山乡的老龙湾,终如一个少女--她虽衣着简朴,但凭美貌丽质,吸引游人。

4.更鸟鸣歌啭--海浮山公园

在临朐县城南13公里的冶源镇东南隅,誉为“烟霭三冬暖”的八大景之一的老龙湾南侧凸起一山,与碧波荡漾的老龙湾相依相映,这便是海浮山。该山呈东南-西北长1.5公里,东北-西南宽1.1公里的椭圆状,地理坐标为:北纬36?23?59"至36?24?39",东径118?29?38"至118?30?26"。占据面积1.2平方公里,山的最高点海拔215.9米。整个山体皆为古生界奥陶系八陡组优质石灰岩组成,上覆厚度极薄的新生界第四系更新世红色粘土、全新世碎石层和黄土层。 海浮山属于老龙湾风景旅游区,它地处平原与山区交接地带,西南为山区,东北为山前冲积平原和丘陵。

海浮山主体部分地貌特点是南翘北俯,东陡西缓,山脊浑圆平顶状,四周地势平洼,中间突兀而出成山。海浮山所盘距之地,早在古生代早期,随着地壳大幅度下降,被海水淹没,接受了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的沉积,奠定了主体的物质基础。距今4.5亿年的加里东运动,地壳上升,缺失了中、晚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石碳系、二迭系的全部地层。在地壳持续上升,而海水继续退即的时期,此山因在四周方圆数里内海拔最高,据旧志载:“海浮山北侧下有老龙湾,山泉大小数十个,涌流不断,如海之水,有山颠浮海之意”,传说远古时代这里一片汪洋,唯此山翘首于海面,遂称“海浮山”。中生代燕山构造运动期间,本地及其附近发生了大的地壳破坏作用,不但有北东和北西向继承性断裂的发生、发展,而且有近东西和近南北向断裂的广泛产生、发展,使完整的地壳裂为许多断块,这些断块有的上升拔起形成山丘,遭受风化剥蚀;有的沉降形成凹陷洼地,接受中生界侏罗-白垩系杂色碎屑岩、凝灰质碎屑岩的沉积。海浮山、温泉河和老龙湾的地貌景观此时已基本形成。断裂的产生、发展,为地下岩浆活动提供了道路,在断裂深源交汇处,或地壳软弱带,岩浆相继侵入喷发。温泉河以东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凝灰岩等火山岩为主组成的低平山丘,便是喷发岩浆溢流的产物。受岩浆热液和上地幔温度的影响,温泉河、老龙湾泉水始终保持摄氏18度的恒温。

在海浮山庙的西北侧,山坳中有一绝妙小景。昔博邑人曹有声迁居于此,历经几世,培植花木,收集怪石,垒石龙卧于高岗,遂称卧龙岗,亦称“曹家花园”。这里紫藤、侧柏、四月雪、金银花、枣树、石榴树、野玫瑰、紫竹、萱草等遍地,树花盛开时节,分外绚丽。其景区四时成趣,春景最佳:满园藤花,灿若紫霞,榴开滚火,萱花闪金,槐戴团雪,白花似锦。更鸟鸣歌啭,蜂飞碟舞......以衬海浮山山会、老龙湾游船,三景如珠联壁合,交相辉映。

长春景点哪里值得一去?

石家庄城市形象片《古韵新城活力石家庄》《石家庄石在石美》(原名:《古韵新庄》)[22]由新锐导演赵春梁执导,影片围绕石家庄“古”、“红”、“绿”、“新”四个部分展开叙述,描绘出一个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充满生机活力、文化多元的城市面貌。影片采用**级别技术拍摄,专业制作团队,把一个低调而内敛的石家庄拍出了北方城市特有的风韵。

红色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平山县境内,距石家庄市80公里,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A级重点风景名胜

西柏坡

区。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根基。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决定性胜利。组织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大政方针,、并向全党提出了牢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西柏坡以其卓越的历史贡献奠定了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23]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

正定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百岁帝

正定

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也是石家庄重要的旅游胜地。正定作为我国古代北方著名重镇,文化底蕴极其丰厚,寺庙及文化遗迹众多,风俗小吃独特。

七进七出忠心护主——赵云

以英勇善战、一身是胆著称。初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

赵云(11张)

也,善云来附,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讬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夏侯惇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主,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先主入蜀,云留荆州。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固辞不许。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时先主孙夫人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止,不从。乃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七年卒,追谥顺平侯。[24]

皇家寺院——隆兴寺

隆兴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新区(原正定县城区),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

隆兴寺

之一。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太祖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建国后,多次拨款修葺,仍按三路建制,正门(南门)外为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寺内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龙泵牛亭,以及从崇因寺前来的毗卢殿等,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是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宋代结构风格的殿宇,尤以摩尼殿的价值最高,摩尼殿建于1.2米的台基之上,为重檐歇山顶式,面宽和进深均为七间,平面布局为十字形,外观重叠雄伟,古劲庄严。

大悲阁内的铜铸千手观音,被称为"正定大菩萨",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为"华北四宝",这是中国保存最高大的古代铜铸佛教造像。寺内还藏有四十余通古碑,以隋朝时期的龙藏寺碑最为著名,有"隋碑第一"之称,其碑文书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非常主要的地位,是魏碑往唐碑过渡时期的代表作,结构朴拙,楷中留隶,方正有致。

临济祖庭临济寺

临济寺澄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

临济寺(8张)

济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它的前身——临济院在城东南二里许的临济村创立。晚唐时禅师义玄驻锡此院并创立临济宗,四方信徒纷纷来此参师求学,极盛一时。

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义玄逝寂,懿宗赐溢“慧照掸师”。众弟子在城内东南隅建衣钵塔葬之,名曰“澄灵塔”。随后,临济院迁至该处,更名临济寺。金大定年间(l161一l189年)重修。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世宗胤帧加封义玄为“真常惠照禅师”。同时,寺院奉旨在塔第一层正面圆拱形门楣上端镶嵌篆书“唐临济惠照澄灵塔”石匾。

义玄,唐代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为探求佛教真谛,云游天下、参学诸家。曾受法于洪州黄蘖山高僧希运,精研佛教经律。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北归乡里,抵河北镇州城(今正定),主持临济院,为禅宗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他学识渊博,禅风峻峭,光收徒众,自成一家,并以寺名宗号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

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二公里,北临308国道一公里。建于隋开皇

赵州桥(6张)

至大业初年(公元595—605年),由杰出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北宋时期哲宗皇帝北巡时赐名安济。此桥是世界现存最年代最久、保存最好、科学水平极高、艺术形象极美的古石拱桥,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古即为“天下雄胜”,今人誉其为“天下第一桥”、“现代钢筋混凝土拱桥的祖先”。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牌树牌。赵州桥为大型单跨圆弧敞肩石拱桥,全长64.40米,桥面宽9米,主拱由28道券纵向并列砌筑而成,净跨37.02米,拱矢(拱顶至拱脚水平线距离)7.23米,主拱两端靠桥的两个小拱净跨3.81米,近桥中央的两个汴拱跨度为2.85米。

赵州桥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跨度之大为古代桥梁之首,目弧形平缓,桥上行车、河中航船、水陆两便,并且排水功能很大,减少了洪水对桥体的冲击力。桥拱采用并列砌筑法,每道拱券可成体系,便于施工和日后修缮。赵州桥巨身凌空,匀称悦目、宏伟壮观、曲线美丽,富秀逸于雄厚伟之中,由远而望犹如苍龙飞驾、新月出云,即若水长虹高挂,又似玉环半沉,历代文人艺士赞颂之诗名美不胜收。桥上栏板、望柱、浮雕、蛟龙、花卉,构图饱满、线条流畅、刻工精细,刀法苍劲有力,风格古朴典雅,跌宕多姿、形象生动、意境深邃,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矫健、俊逸的石雕艺术风格。[25]

千年古刹柏林禅寺

柏林禅寺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遥遥相望。它最早建于汉献

柏林禅寺

帝建安年间(196~220),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归云禅师平生主持七所名刹,望重当时,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兴禅师,都是宗门大德,柏林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寺。当时柏林寺的住持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26]

赵州禅师

赵州禅师(778~897),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

真际千秋塔

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

赵州禅师以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而享誉当时中国的南北禅林。人们议论当时中国禅林的高僧,每每说“南有雪峰,北有赵州”;又有“赵州眼光烁破四天下”的美誉。在遥远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门耸立有“赵州关”,福建雪峰义存禅师的道场有“望州亭”。由此可见赵州禅师在禅门中的地位。

赵州禅师住世百二十年,他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元明两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际禅师石刻顶相。寺内现存的赵州塔建于元天历三年(1330),全称“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高33米,七层。1997~1998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资重修,使古塔焕然一新。

嶂石岩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27],位于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西南100公里的赞皇县境内,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

嶂石岩

所在地。面积120平方公里,海拔1700多米,地貌称嶂石岩地貌。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座落在景区中部。是天然休闲避暑,消夏、游览胜地。东邻京广铁路和京深高速公路,北连石太电气化铁路和石太高速公路,交通便利[11]。嶂石岩景观主要为“丹崖、碧岭、奇峰、幽谷”。其景观特色大致可概括为“三栈牵九套,四屏藏八景”。三栈即三条古道;九套即连接三条古道的九条山谷;四屏乃整体看似四道屏障一样而又相对独立的四个分景区(九女峰、圆通寺、纸糊套、冻凌背)。

这四个景区中有八处著名胜景:九仙聚会、岩半花宫、晴天飞雨、回音巨崖、槐泉凉意、冻凌玉柱、重门锁翠、叠嶂悬钟。这三栈四屏、八景九套之间均有小路相连,将120个景点连珠缀串,迤逦展开。其中天然回音壁、冻凌玉柱、雾洞、佛光为“嶂岩四绝”;晴天飞雨、石乳灵泉、云崖撒珠、银瀑落湖又为嶂岩水景四绝。雄伟的嶂岩三叠,奇秀的九女峰使人叹为观止;一线天、三秀峡、槐泉峪、乳泉洞、大天梯等一串串的自然景点令人神往。千年古刹槐泉寺、三栈胜境玉皇庙暨千佛碑、大王台、义军寨等人文景观是寻古探幽的佳地。

苍岩山

苍岩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东南,距石家庄市70公里,海拔1000余米,是我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苍岩山(6张)

区之一。苍岩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而且又以宗教文化著称,相传早在1300年前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就到此出家修行,山峦中至今还有不少古刹名殿留存,因此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千百年来苍岩山以“雄、奇、秀、险、幽”众美为一体的独特风格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咏诗作画,拍摄影视外景。《西游记》、《乙未豪客传奇》、《卧虎藏龙》、《白龙剑》、《木乃伊3》、《鸡毛信》、《大国医》、《破袭战》、《花木兰》许多影视镜头都在这里拍摄。

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古老道场。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赐“福庆寺”,清光绪时封公主为慈佑菩萨,两度皇封,香火益盛。 福庆寺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整座寺庙借山势幽险,成殿宇奇绝,空灵毓秀,静中寓动,天工人力浑然一体。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桥楼殿,它是中国三大悬空寺之一。

驼梁

驼梁,位于平山县西北部,东距省会石家庄市138公里,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部,东距

驼梁(6张)

省会石家庄市120公里,西与佛教圣地五台山毗邻。这里自然生态呈原始状态,以凉、静、野、幽而闻名,被誉为太行山中的一块绿宝石。驼梁自然生态保持原始特色。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数万亩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苍苍茫茫,呈典型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据有关资料表明,景区共有蕨关、裸子类和被子类植物102科、686种,自山谷到峰顶分布着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桦树林带、落叶松林带、亚高山草甸及多种灌木草本植物,生有野玫瑰、野丁香、金莲花、杜鹃花、毛金花、山丹花等近百种常见野花和无数种中草药。尤其是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云顶草原,堪称大自然的杰作。驼梁二十里长峡中飘舞着数百条瀑布。人说,瀑是山的舞蹈,是有飞瀑则显得灵秀而生动。驼梁也是正是有“一山苍翠,万瀑齐飞”之誉才在北方景区中独领风骚。驼梁无处不飞瀑,从谷底到山巅,大大小小的瀑布,如条条白绢飘舞在满目翠绿的幽峡中。

白鹿温泉

平山温泉位于平山县温塘镇,距石家庄市60公里。是全国重点温泉之一,水温高达60-90度,面积约100余

白鹿缘泉

亩。含有硫磺等30多种化学物质,性质属高热弱碱性氯化物硫酸盐氡泉,医疗价值极高,对心脏病、风湿病、皮肤病有独特疗效。沐浴可疗疾。泉边旧有汉武庙,相传此泉开凿于汉武帝时。帝患肤疾,久治不愈,夜梦神人指点说有温泉神水能疗此疾,乃四方寻觅。到温塘河,浴于温泉,其病霍然而愈,后建温泉寺于此。温塘河西南高台之上旧有鹿台寺,为葬白鹿之处;即今之鹿台村。庙早年已废,仅存碑。此处建有温泉宾馆、省工会疗养院、饭店10余家,床位2000多张,现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水中含有氯、钾、钠、硼、钙、镁、铁、氡等矿物质和化学营养元素,能治疗40余种慢性疾病,尤其对各种皮炎、运动外伤后遗证、末梢神经和各种神经痛疾病疗效显著。其中惰性气体氡具有缓解心脑备管病的功能,为老年病康复医学展现了广阔的空间。除此外温泉水还具有较高的理疗美容价值,长期沐浴可以达到疏经通络延、缓衰老的作用。

秦皇古道

秦皇古道距石家庄30公里,井陉县城东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铁路倚其而过。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

秦皇古道(7张)

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驿道长约百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之中。这条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晋两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驿道就是当时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伐赵之战;公元前204年汉将韩信以少胜多的背水一战;公元756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歼灭叛将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乱;公元1900年清将刘光才打响抵抗八国联军的庚子大战等战例都发生在这里。

长春值得一去的景点如下:

1、吉林省博物院

吉林省博物院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12万余件。始自远古,及至现代,精华荟萃,内涵丰富。

2、吉林省科技馆

吉林省科技馆主要展示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及伟大成就。馆内有很多互动设施项目,生动直观,也非常适合小朋友去体验、学习。

3、长春规划展览馆

长春市城市规划展览馆被称作“城市之花”。场馆一共有三层,一层介绍了长春、一汽和过去的一些**、文化、汽车等发展,有一个小的观光街区,记录着长春原来的样子。

4、吉林省工艺美术馆

吉林省工艺美术馆共有五层,一楼为临时展厅、礼品店。常年展厅设立在二楼三楼,四楼是乐读书社咖啡厅,五楼为概念厅。

5、酒文化博物馆

吉林酒文化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民办博物馆,展馆设有现代名酒展馆、珍藏级中外名酒展馆、优质珍酒馆及吉林省特产泡酒展区、地方珍藏名酒展区、国家级珍藏名酒展区等十大功能区。

6、东北二人转博物馆

二人转是我们东北最具特色的地方戏,以诙谐幽默著称,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博物馆由序厅、五个展区和一个“二人转传习所”构成,以文字、景观复原、游艺互动等形式集中展现了东北二人转艺术的发展历程。

Tags: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35424号-23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