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正文科普

江浙沪闽等地降水具有极端性,成因、影响与应对策略

蕴字
蕴字 2024-11-01 【科普】 49人已围观

摘要近年来,江浙沪闽(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地频繁遭遇极端降水事件,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对当地的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将探讨江浙沪闽等地降水具有极端性的成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江浙沪闽等地降水极端性的成因1、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气中的能……

近年来,江浙沪闽(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地频繁遭遇极端降水事件,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对当地的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将探讨江浙沪闽等地降水具有极端性的成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江浙沪闽等地降水极端性的成因

1、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气中的能量增加,进而增加了产生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江浙沪闽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使得季风更加活跃,导致降水更加不稳定。

2、城市化进程: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地表覆盖,增加了城市热岛效应,进而影响了局部气候,大量的建筑和道路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增加了地表径流,使得降水更容易形成洪水。

3、自然因素:地形和海洋影响也是导致降水极端性的重要因素,江浙沪闽地区多山地和丘陵,地形复杂,容易形成局部强降水,受台风、梅雨等天气系统的影响,也增加了降水的极端性。

江浙沪闽等地降水极端性的影响

1、城市内涝:极端降水容易导致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形成内涝,2021年上海“7·7”暴雨导致多处积水严重,交通受阻,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江浙沪闽等地降水具有极端性,成因、影响与应对策略

2、农业损失:频繁的极端降水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容易导致作物倒伏、病虫害加重,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2019年浙江梅雨期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3、交通中断:极端降水往往伴随着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容易导致航班延误、火车停运、公路封闭等交通中断现象,2016年福建台风“莫兰蒂”导致福州机场关闭数日,大量航班取消。

4、建筑损坏:强降水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房屋、道路等建筑设施造成损坏,2018年浙江“8·10”嵊州特大暴雨引发多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多人伤亡。

应对策略与建议

1、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提高气象监测的精度和频率,及时发布准确的降水预报和预警信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大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排水能力,采用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增加雨水的自然存蓄、渗透和净化。

3、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推广农业保险,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在梅雨季节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防涝。

4、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及时发布交通管制信息,加强公共交通的调度和运力保障,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5、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强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加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应对,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在气候变化研究、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江浙沪闽等地降水具有极端性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应对,通过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极端降水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挑战。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35424号-23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