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问答

俩老人成袋往河里倒大米,做好事,还是做好事?

瑾翠
瑾翠 2024-12-11 【问答】 18人已围观

摘要在宁静的午后,阳光洒在蜿蜒的河流上,波光粼粼,显得格外美丽,这一幕美景却被两个老人的行为所打破,他们成袋地往河里倒大米,这一行为引发了周围人的热议和质疑,这究竟是在做好事,还是“做好事”?一、事件的背景两位老人,李大爷和王奶奶,是村里的老居民,他们一生务农,勤劳朴实,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村里推行现代农……

在宁静的午后,阳光洒在蜿蜒的河流上,波光粼粼,显得格外美丽,这一幕美景却被两个老人的行为所打破,他们成袋地往河里倒大米,这一行为引发了周围人的热议和质疑,这究竟是在做好事,还是“做好事”?

一、事件的背景

两位老人,李大爷和王奶奶,是村里的老居民,他们一生务农,勤劳朴实,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村里推行现代农业技术,许多农田被改造成高效农田,传统耕作方式逐渐消失,李大爷和王奶奶虽然年迈,但依旧坚持着传统的农耕方式,他们相信“土地不会说谎”。

有一天,村里传来了一个消息:河流的水质因为上游的工业污染而逐渐恶化,村民们纷纷担忧起饮用水的安全和农田灌溉的问题,李大爷和王奶奶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采取行动。

二、老人的初衷

李大爷和王奶奶认为,河流的污染是因为水中的营养物质不足,导致水生生物无法生存,他们回想起小时候,河流清澈见底,鱼儿成群,那时的人们常常在河边淘米、洗菜,他们决定用传统的方式“施肥”——往河里倒大米。

他们认为,大米中的营养物质能够滋养河流,改善水质,这一想法虽然看似荒谬,但在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真诚和善意,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河流带来一丝生机。

俩老人成袋往河里倒大米,做好事,还是做好事?

三、村民的反应

当村民们看到李大爷和王奶奶成袋地往河里倒大米时,纷纷感到震惊和不解,有人上前劝阻,认为这是浪费粮食的行为;有人则质疑这种做法的有效性;还有人则觉得这是两位老人的一片好心,应该支持他们的行动。

村里的年轻人小李站出来说:“大爷大妈,这样做真的不行,大米倒进河里很快就会被冲走,而且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不了什么效果。”李大爷和王奶奶却坚持认为:“我们这是做好事,为了河流的将来。”

四、专家的解读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村里的领导联系了市环保局的专家,专家在了解了情况后,给出了专业的解释:

1、营养物质的流失:大米中的营养物质确实可以滋养水生生物,但直接倒入河流会被迅速冲走或被微生物分解,无法长期保持水质的改善。

2、环境污染:大量的大米倒入河流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进而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3、资源浪费:大米是珍贵的粮食资源,直接倒入河流是极大的浪费。

专家建议村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水质,比如建设生态护岸、种植水生植物、控制污染源等。

五、反思与行动

在专家的解释下,李大爷和王奶奶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做法并不科学,他们表示愿意配合村里的环保行动,用更加科学的方式为河流“做好事”,村里也组织了多次环保宣传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河流的水质逐渐好转,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纷纷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李大爷和王奶奶也感到十分欣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做好事”也需要科学的方法。

六、结语

“俩老人成袋往河里倒大米”这一事件虽然看似荒唐,但却引发了人们对环保和科学的深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美好环境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不能盲目行事,也要尊重老人的善意和热情,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为环境做出贡献,我们才能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35424号-23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