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正文科普

白马桥景点(长沙高铁站到市中心有多远)

珂凝
珂凝 2024-03-24 【科普】 582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到湖南长沙高铁南站下车。

长沙南站在长沙郊区,离市中心四五十分钟车程的距离,到了长沙高铁南站后,不出站就可乘坐地铁2号线,往梅溪湖方向在五一广场站下车即可,在5号出口方向往国金中心、王府井百货、步行街方向出站,这是长沙中心最好玩的打卡地。

到长沙的其它车站:

1、长沙汽车南站过渡站

地址:长沙中意路与万芙路东北角交叉口。

2、长沙汽车西站

名称: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49号。

3、长沙汽车东站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远大路1507号。

4、长沙汽车北站

地址:长沙市芙蓉北路。

5、长沙黎托汽车站

地址:长沙火车南站西广场南侧。

6、长沙长株潭汽车站

地址:长沙市八一路35号。

7、长沙望城汽车站

地址:长沙市雷锋大道819号。

8、长沙县星沙汽车站

地址:长沙县星沙镇。

9、浏阳汽车站(西站)

地址:浏阳市天和路1号。

10、浏阳汽车南站

地址:浏阳市金沙南路350号。

11、浏阳关口汽车站

地址:浏阳市博德路。

12、浏阳经开区汽车站

地址:319国道和健安大道交叉口东南侧。

13、宁乡东城汽车站

地址:宁乡县创业道路与319国道交汇处。

14、宁乡白马桥汽车站(宁乡汽车南站)

地址:宁乡县白马南路37号。

到长沙玩景点

1、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位于湘江两岸,是国家5A级景区,南岳衡山72峰之一。已开放景区有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其中麓山景区为核心景区,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等景点。

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后取自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命名。

2、橘子洲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所说的橘子洲就在长沙市区湘江中心,是一个长约十华里的长岛,是长沙的重要名胜,春天江鸥点点,夏季林木葱茏,秋天是一片金黄的橘树,冬天有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

3.黄兴路步行街、坡子街

位于湖南长沙古城区,长沙市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包括近万平方米的黄兴广场,是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及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步行街商铺众多,品牌齐全,除各种常规服装店、饰品店以外,这里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小吃美食,旁边的坡子街更是长沙特色小吃的齐聚之处,有长沙人民耳熟能详的火宫殿、双燕楼、红梅冷饮等,数不胜数。

福州白马河景色介绍,不是简介

白马桥社区:位于镇政府所在地。

白马桥社区与大树下村、曹家桥村、石头寨村、革新村、白龙村、白马村、上洋村、金谷社区、浮山村、朱家边村相邻。

白马桥社区附近有白马如意文化艺术中心(周园)、怡人山水度假山庄、傅家边农业生态园、南京天生桥、大金山景区等旅游景点,有白马黑莓、洪蓝玉带糕、手撕风鱼、东坝豆腐干、黑莓等特产。

西关水闸内河游第一景

白马河内河游一期(即国庆将通航的线路),是从西关水闸码头到乌山路码头,全长1.45公里。与游人见面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西关水闸。有资料称,西关水闸建于元代,《榕城考古略》记载:“西水关引洪塘江潮,从西禅浦三十六曲而入城,过太平桥与南潮合”,汇合于观音桥。西水关所引进城的闽江水,水量极大,成为古代福州城区四大水系之一。

西关水闸现在只剩下几个桥墩,工人们正将其改造成人行平板桥。

“芍园一号”文化创意园

西关水闸旁边就是“芍园一号”文化创意园,占地约20亩,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主要利用福州第一家具厂原有厂房进行改造修缮。“芍园一号”文化创意园是集创新、时尚、前卫于一体的创意家聚集地和各种艺术品、创意品的汇聚地。

芳华越剧团-桂芳桥

芳华越剧团曾慰问前线三军

顺水而下,就是芳华剧院。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原为上海市芳华越剧团,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于1946年在上海创建。剧团成立后,上演了《沙漠王子》等数十个剧目,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尹派”艺术。

1959年1月,芳华越剧团支援到福建,改名为福州市越剧团。该团曾参加福州市文艺界前线慰问团,跑遍了前沿岛屿,对英勇的福建前线三军进行长达半年的慰问演出。

后来,芳华越剧团改名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先后排演了许多现代戏及古代剧,如《争儿记》《杨立贝》《南方怒火》《抢伞》《碧水赞》《金山战鼓》《江姐》《武则天》等。

福州日报社大楼

福州晚报质检全国第一

过了芳华剧院,抬头就可看见著名的乌山风景区。在乌山的正对面就是福州日报社大楼。福州日报社旗下的《福州晚报》创刊于1982年元旦,是福州创刊最早、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都市生活报。明年元旦,是晚报30岁生日。

创刊至今,《福州晚报》先后有几百件作品获奖,并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经济新闻工作委员会推荐为中国强势媒体。1998年被中国晚报协会评为“中国晚报三十佳”第十名。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中国记协国内部,通报了2005年全国晚报(部分)质量检查结果,《福州晚报》总分名列第一。

白马桥

白马桥昔日木材贮运场

再往下,经过乌山立交桥顺水而就可看到白马桥。清朝同治年间,福州木帮商会集资建筑了白马桥。桥全长71米、宽3.1米,东西引桥各长12米。桥面较平整,可以骑车通过。

白马桥在古时是交通要道,曾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大木材集散地之一。有史料记载:“清朝年间,闽江流域各县的木材,都是通过闽江水运,用木排漂流到福州集中,再贩卖到全国各地。白马桥下就是当时全国著名的木材贮运场。”

曾经的白马河拥有开阔的水面,云集了很多运输木材的木排。古时,白马河畔的商业气氛就很浓厚,“沿河的一排木头房子满是米店、肉铺、菜摊、酱园、饼店、酒馆……”这使得白马桥两岸热闹非凡。

彬德桥 历经3次修建

位于福州三保地段白马河出口处的彬德桥,完全用石头修建,有一个桥墩两个孔。一个孔是椭圆形的,较高,可以通行船只;另一个孔是方形,稍矮,主要作用是泄洪。

彬德桥桥面由大石板铺成。石板面又被划成小格子,看上去很美。桥上有石阶,主要靠步行通过。

彬德桥自明代修建以来,已历经3次修建,桥石柱上有明确记载。1992年11月,该桥被相关部门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洪武亭 旧时接官亭

白马河闽江入口处至福州西湖这段河道,沿线还有龙潭、陈靖姑庙、闽清会馆、洪武亭等古迹。据清乾隆间的《竹叶亭杂记》记载,河边的洪武道,据传是朱元璋手下 汤和将军带兵打败元军,攻取福州时的登岸处。又由于许多文武官员在此入城上任,故在洪武道畔建一接官亭,后改名“洪武亭”。

Tags: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35424号-23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