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问答

伦敦景点呵(它们只负责“貌美如花”)

慕维
慕维 2024-03-26 【问答】 364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卡伊萨涅米植物园 芬兰

温室位于植物园的中央,里面收集的约1300种植物大多来自与芬兰相同经度的国家。因此游客可以想象自己从芬兰一路向南直行,欣赏不同维度的特色植物。从地中海的森林到北非的大草原和沙漠,再到南非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10个温室将这些地方的美景一一展现。温室中最出名的是小王莲,它状如圆盘,直径最长能达到2米,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小王莲喜高温,而芬兰的夏季日均最高气温也无法满足它的需求,所以它只能存活在温室中。通常情况下,它会在圣诞节前后枯萎,新的幼苗会在第二年3月份左右被种入池塘底部。

伊甸园项目 英国

伊甸园项目是康沃尔郡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此前,这里曾是一个废弃的粘土矿,没有任何土壤和植被,非常荒凉。经过改造,它变成了一个让人们能够静享自然之美的地方。该项目由多个温室组成,它们的表面布满了六边形的框架,如鼓胀起的肥皂泡一般。虽然这些温室无比牢固,但它们内部模拟的生态群落却像一个需要耐心呵护的美梦。当人们徒步穿越室内热带雨林,沉浸在醉人的芬芳中时,外界的风霜都会被抛在脑后。无论是在摇晃的树冠步道上行走,还是与悠闲的鹧鸪不期而遇,都是不输热带旅行的奇妙体验。

滨海湾花园 新加坡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里有2个冷却温室(cooled conservatory) “花穹”和“云雾林”。其中“花穹”的面积相当于75个奥运会标准的游泳池,最多可容纳1000人。设计师在可持续循环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说,他们在玻璃上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涂层,让植物在获得最佳光照的同时,又能始终处于一个较为适宜的温度。“花穹”中有许多分区,里面种植了不少稀有的植物,其中一些还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独占一园的猴面包树、智利花园中的普亚菠萝和橄榄林中有上千年 历史 的橄榄树等等都让人忍不住惊叹。据说,地中海植物园中成排的意大利柏树还能让人联想起科莫湖的秀美景色。

法兰克福棕榈园 德国

法兰克福棕榈园是德国最大的植物园之一,而其中名为棕榈屋的温室甚至比这个植物园本身还要古老。它早在1869年11月就对外开放了,此时距离植物园的建立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棕榈屋主要由钢和玻璃制成,当时它采用了1867年巴黎世博会的一项专利设计,内部宽敞明亮又无需用柱子支撑,因此棕榈屋的建造在当时可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如今,这里仍然是一个游客必去的景点。人们走在温室中,看着沿途的水仙花、鱼尾草、天南星和棕榈树等植物,不由得心生喜悦。所以无论在什么季节,去棕榈屋参观总能让人有一种度假的放松之感。

库里奇巴植物园 巴西

库里奇巴植物园虽然开业于1991年,但它的整体风格却有着维多利亚式的优雅。游客在进入温室之前,就会被沿路的鲜花吸引住目光。温室的面积不大,只有450多平方米。白色的金属框架将玻璃切割成了许多几何图形,显得精致又富有活力。在整体结构上,设计师还受到伦敦水晶宫的启发,用3座玻璃制成的山峰致敬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丽。在温室内部,水池和层叠的瀑布环绕着热带植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到了晚上,温室会被枝形吊灯照亮,泛起温暖的光。

拉尔巴格植物园 印度

拉尔巴格植物园是印度最发达的植物园之一。1761年,它受迈索尔的统治者海德尔·阿里(Hyder Ali)的委托而建。后来到了1889年,阿尔伯特·维克托亲王又仿照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增建了这座玻璃屋。每年的1月和8月,玻璃屋中都会举办花展,每次的主题各有不同,但都会有超过20万朵鲜花被做成各种图案的半永久艺术品。展览的时间从早上9点持续到晚上6点。清晨,鲜花盛开,娇艳欲滴。但如果人们选择夜晚前来,却会获得完全不同的体验。届时,整个玻璃屋会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出金色的光芒,显得柔和而空灵。

拉肯王家温室 比利时

19世纪末,建筑师巴拉特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设计了一个温室建筑群。其中共有8个温室,风格古典,与拉肯城堡相映成趣。一个个玻璃穹顶由宽阔的拱廊相连,宛如一座玻璃城。温室中数量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也很有名。多年来,园丁们从世界各地收集了大量珍贵的花卉和树木。由于温室属于皇家公园,所以一般不对外开放。但每年春天,从4月中旬开始到5月的第一周,温室都会向公众开放近3个星期,因为利奥波德二世希望公众也能一睹皇家温室的风采,所以这个传统就一直持续了下来。

莫塔特温室植物园 加拿大

莫塔特温室植物园由加拿大建筑师彼得·海明威设计。它的外形颇为现代,是由4个玻璃金字塔组成的。其中3座分别用于展示热带、温带和干旱地区的植物,而第四个的展示对象则随着季节的更替不断变化。游客可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各种植物和它们生长的环境,也可以在扫描入口处的二维码后独自游览。每座金字塔的参观时间在20分钟左右,但人们也可以将它无限延长,直到想要动身前往下一座金字塔为止。平时,温室里会针对各个年龄层提供一些有趣的课程,而到了特别活动日还会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阿德莱德植物园 澳大利亚

这座温室是南半球最大的单跨温室之一,由著名建筑师盖伊·马龙 (Guy Maron) 设计。在其优雅的钢制结构上,覆盖着2434平方米的钢化玻璃,让这个流线型的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基于这些独特的设计,温室还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当游客进入其中,一个郁郁葱葱的雨林世界就在面前徐徐铺开。这些植物大都来自澳大利亚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附近太平洋的岛屿,其中有许多都处于危险中甚至濒临灭绝。人们可以沿着上层步道体验在树冠中穿梭的感觉。

金门公园温室花房 美国

温室花房是美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制温室之一,还因在建筑和自然等领域的成就而被列入美国国家 历史 遗迹名录,成为了旧金山极具价值的地标性建筑。里面的水生植物馆展示了从热带的河流、湖泊和沼泽中采集的植物样本。巨大的睡莲漂浮在水池表面,很受人们的欢迎。除此以外,许多食虫植物的附近也会聚集着一群好奇的游客。热带馆模拟的是热带山区的气候,里面长满了各种蕨类植物和厚厚的苔藓。到了盆栽植物馆,人们则能看到各种稀有的植物。它们都生长在装饰性的花盆中,色彩非常艳丽。

奥斯陆植物园 挪威

奥斯陆植物园是奥斯陆大学自然 历史 博物馆的一部分。名为棕榈屋的温室就位于植物园的中央。它从1868年开始对公众开放,里面总共有3个房间。中心房间生动地展现着数百万年来植物进化的历程。游客可以在其中看到一种曾被误认为已经灭绝的针叶树——瓦勒迈杉。除此以外,一块具有5000万年 历史 的红砂岩也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上面的叶子化石可谓是难得一见。右边的房间以地中海为主题,里面盛开在冬季的山茶花有着别样的美感。左边的房间中则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仙人掌和多肉植物。游客徜徉在棕榈屋中,仿佛转瞬间就可以跨越时空的局限,无拘无束地感受自然的美妙。

里昂植物园 法国

里昂植物园成立于1857年,是法国规模最大的都市植物园之一。在1860年至1880年间,随着大型温室的建立,园中还补充了热带和赤道地区的植物。温室由建筑师多明杰主持修建,它的中央部分高达21m,看起来如同一个玻璃大教堂。温室全年开放,在4月到9月间还会将参观时间向后推迟到17:30。在温室6000平方米的空间中,共有1000多种植物。2000年重建的时候,温室里还新增了一些小路,让游览变得更为轻松。

环球时报 汽车 周刊

环球时报 时尚 周刊

环球时报地产观察

环球时报前沿观察

上午

B片区

进入园区建议从B区的大门口进,因为那离一轴四馆最近,进园从世博轴上走到底就是庆典广场,在那里有盛大的开园仪式。看完之后去世博中心,每天的国家馆日开幕式在那里举行,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见到某位国家***或某位大明星。

看过世博中心之后可以去主题馆,那里有4个场馆,分别是城市人馆、生命馆、地球馆、公众参与馆。这几个场馆虽然都在一个建筑中,但是要分开排队,一般选择排队较少的先参观,没有必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原则上园区里每个场馆都有两条参观路线,快速通道是给走马观花的游客专用,建议大家在主要场馆及各国自建馆中走慢速通道。

主题馆:沿着世博轴走没多久就能看到左侧的主题馆群(走到底是庆典广场),主题馆包括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和城市星球馆等3个。

城市人馆:讲述城市中人的故事,城市人馆中的生命阳光馆值得一看,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座残疾人馆,志愿者和讲解员都是残疾人。

城市生命馆:讲述城市的生命之旅,其中五个售货亭的液晶显示器滚动播出世界各地的航班、火车、股票、外汇等实时信息。

城市地球馆:讲述城市过度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其中有个天桥下面是个地球,继续参观会发现地球里是个大型的球幕**院。

新西兰馆:看完主题馆,沿着世博馆路往北走,快到博成路就看到新西兰馆了,还没进馆,就有热情的毛利舞表演欢迎你,这里最大的看点是《指环王》特效团队用影像技术打造的叹为观止的新西兰风景,让人身临其境。

澳大利亚馆:出了新西兰馆往西走,就看到澳大利亚馆了。这里的“旅行”活动区有一条160米的环绕展馆的全封闭玻璃通道,为参观者展示澳洲的历史。还有丰富的艺术团体表演。

泰国馆:出了澳大利亚馆往南走是泰国馆,浓郁的泰国风情让这里很容易被找到,里面有个叫“阿泰”的吉祥物,可以跟它拍照留念。

B区的其它展馆还包括:博成路以南有马来西亚馆、新加坡馆、柬埔寨馆、菲律宾馆、文莱馆、印度尼西亚馆等。博成路以北有世界气象馆、太平洋联合馆、联合国联合馆、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馆、国际信息发展网馆等。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你还可以去那里逛一逛。

午餐

参观完这些场馆,肚子想必也咕咕叫了。沿着世博馆路快走到世博大道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世博中心和主题馆之间有条中华美食街,在那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中华料理八大菜系应有尽有。

下午

A片区

吃完午饭后,可以去世博文化中心看演出。文化中心在世博中心的东北面,东方歌舞团每天在演艺中心有两场免费演出,大家去之前查下时间决定行程,观看世博文化中心的表演需要视表演时间而定,这些地方与中国馆一样,属于世博园区内的“必看点”。

中国馆:休息够了,可以参观“东方之冠”——中国国家馆。注意,中国馆是永久性的,以后有兴趣再来参观的游客可以选择跳过中国馆,这样可以省出大量的时间来游览其他场馆。

游客进馆之后,可先乘电梯来到49米那层。那里有几个亮点,一是周围一圈像东方明珠一样的钢化玻璃地板,脚下就是等候广场,让你体会到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二是《清明上河图》,100多米宽,里面的人还会走动。三是由陆川执导的**——上海世博中国馆主展影片《美的历程》。

看完49米可以去41米那层。这里是乘坐轨道游览车参观的,排很长的队但值得一试,会有特别的体验。33米层则介绍未来中国的低碳城市,看看自己未来生活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地方馆:有时间可以逛逛,各个省区市都有600平方米的空间,各具特色。不感兴趣就走马观花也无妨。出来是台湾馆、澳门馆和香港馆等三个展馆,LED球幕天灯、躺在地上看天花板放**和玻璃外墙及镜面反射设计,分别是三个馆的最大特色。

一轴四馆附近有几个建议去的场馆,向东走有亚洲馆、阿联酋馆,多走走就到日本馆和韩国馆了,这几个不要错过。向西走,澳大利亚馆一定不要错过,在澳大利亚右手边圆形的音乐盒一样的建筑是新加坡馆,场馆不大,顶层有花园,可以休息,广场上还有音乐喷泉。新加坡馆旁边是马来西亚馆,东南亚典型建筑,里面有舞台可以看演出,是马来西亚47个民族的舞蹈。看完之后就来到了新西兰馆,还没进馆就能看见毛利舞表演。进去你会被美丽的新西兰风景吸引,因为场馆的特效是《指环王》特效团队做的,身临其境。出新西兰馆找一找旁边有很多竹子穿屋顶而出的建筑,那就是印度尼西亚馆,从新西兰馆到印尼馆隔了个柬埔寨馆,因为是租赁馆,可看可不看。其实印尼馆也只需要拍拍照就行。参观完印尼馆,你可以去国际组织联合馆、文莱馆、菲律宾馆。

阿联酋馆:出了香港馆沿国展路往东北方向走,眼前陡然出现一座起伏的沙丘,这就是阿联酋馆,据说世博后这座馆将被拆运回阿布扎比重新搭建起来。馆内有人带领体验虚拟的阿联酋梦想之旅,尽情俯瞰中东美景。别忘了参加这里的抽奖,让梦想变成现实,大奖正是一周的阿联酋之旅。

以色列馆:就在阿联酋馆边上,这里的高科技五花八门,从植物中提取柴油和给奶牛安装智能蹄铁以窥知它的想法还不算稀奇,最奇妙的是可以吞服一颗摄影胶囊,可摄制体内脏器的各种照片,以完成无痛苦的体检。

沙特馆:位于以色列馆的北面,是外国馆中投资最大的,花了13亿元人民币。在沙特馆里有全球最大的IMAX3D影院,1600平方米的银幕全方位环绕,这要是放映《阿凡达》,那该有多震撼。

日本馆:从沙特馆出来再往东北走就是日本馆了,外形仿佛动画片里的太空堡垒,里面的生活高科技是亮点,包括高清晰和望远功能的万能相机和会演奏小提琴的机器人等。

Tags: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35424号-23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